上期我们介绍了“尊重规则”对优秀领导者的必要性,这期介绍优秀领导者的第五项品质——“谋略与运筹能力”。
一、谋略与运筹的释义
《汉语大词典》对“谋略”的解释为,计谋策略;对“运筹”的解释为,制定策略。
因此,谋略与运筹是两项不同的能力:
谋略,是对眼前和长远问题的认知能力。因为只有对问题有深刻认知,才能知道使用什么样的计谋和策略解决问题。
运筹,则主要是见识和经验。因为在制定策略之时,必须了解有什么风险,有什么弊端与危害。这样在制定策略之时,才不会脱离现实。
具有这两种不同能力的人,有两个非常鲜明的代表,即三国时期蜀国的两位大将,马谡和王平。
马谡是谋略能力见长的人。他不但是诸葛亮的参军,而且深得诸葛亮赏识。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对马谡的评价为“才器过人,好论军计”。可见马谡对问题有很深的认知。
但是马谡的实战经验很少。因此在“街亭之战”中,马谡自作主张,登山据守,制定了极其脱离现实的镇守策略。他认为将士被围在山上时,就是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;却不明白,水源一断,人困马乏时,战斗力会大大减弱,最后只剩“置之死地”了。因此,军队最终被围死于南山,导致街亭失守,蜀军大败,致使诸葛亮的北伐功亏一篑。
而王平则是见识和经验非常丰富的人。王平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,只能靠别人读书给他听;但是他的阅历很丰富。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对其评价为,“忠勇而严整”。
在“街亭之战”中,王平是马谡的副将,曾力劝马谡镇守山下的城镇。劝服无果后,王平只好带领自己的千余人在山下镇守。街亭战败后,王平最终带领将士们平安撤退。可见,王平在守街亭时,制定的策略比马谡的可靠得多。
以上,便是拥有两种不同能力的人才的特点,但对优秀领导者们而言,这两项能力都是必不可缺的。
二、为什么“谋略与运筹”两种能力不可或缺
1、谋略能力
古往今来,卓越的领导者,无一不善谋略。
从秦开始,凡是建立统一帝国的开国皇帝们,个个都谋略非凡,比如秦始皇嬴政,既能平定“醪毐之乱”,又在“平原之战”中巧换大将,战胜赵国;汉高祖刘邦,既能成功应对“鸿门宴”,又能从谏如流平项羽;唐高祖李渊,既能“自污”博取隋炀帝信任,又能在河东不克时果断攻取长安;纵然是被罗贯中渲染过度的老好人刘备,事实上也是谋略不凡,他不但在和曹操的“煮酒论英雄”中装傻充愣,迷惑曹操,还能火烧博望坡,大败曹操。
而那些缺乏谋略的人,在诸侯纷争中,往往是最先出局的。
五代十国时期,著名的南唐后主李煜,就不善谋略,《新五代史》对其描述“为人仁孝,善属文,工书画”,就是说他仁慈孝顺,善于写文章画画。
古文中,一般用“仁孝”二字评价的,有两种人:一种是性格比较好的英雄,因为史家喜欢这类人,因此只要性格不太差,就赋以“仁孝”二字。比如《史记》评价刘邦“仁而爱人”,但刘邦在逃命时几次把自己儿女推下车,还是多亏了夏侯婴才保住两个孩子的性命,这叫“仁”吗?第二种,则是软弱、单纯,且没有心计的人,李煜就属于这类。
因此,李煜即位后,“性骄侈,好声色,又喜浮图,为高谈,不恤政事。”就是指,每天娱乐至死,不理朝政,因而宋军攻来时,轻而易举就投降了。
与李煜同时代的还有一位,南汉末主刘鋹。其昏聩的程度堪比“何不食肉糜”的晋惠帝司马衷,他认为群臣都有家室,会因顾及家室而不能忠心报国,因此只信任宦官和宫女。如果官员想被重用只有一条路,自宫!可想而知,这样的君主会为国家带来什么?只有毁灭和灾难!南汉也最终没能避免灭国的命运。
即使开始占尽优势,谋略不足的领导者,也会最终败光优势,难得善终!
楚霸王项羽是最佳案例!他出身显贵,是楚国贵族,也是名将项燕的孙子。之后又继承了叔叔项梁给他的遗产,势力最强大的秦末起义军。在群雄并起之时,这支起义军一举灭了秦国。
可是就这样一手好牌,被他打得稀烂!最终兵败垓下,乌江自刎!
项羽错过了数次改变结局的机会,一次是鸿门宴放走刘邦,一次是放走执戟的韩信,一次是谋杀義帝,一次是逼走范增!他不仅犯下诸多大错,小错更是不计其数!比如纵容内奸项伯,戮杀秦王子婴,火烧秦朝宫室等等。
项羽展示出的性格,是一个残暴易怒、妇人之仁、不顾大义、只贪小节的人。看项羽的故事,就像是看一个三岁小孩子,凭借才能和任性而胡乱作为!毫无谋略可言!
领导者缺乏谋略能力,对问题的认知就不够深远,难以看透问题的本质,往往难做出正确的决策。因此不善谋略的领导者,不足以堪其任!
2、运筹能力
运筹能力,是制定可靠行动方案的基础。当我们评价一位领导者非常实干时,也就是在肯定其“运筹能力”。
那么什么样的领导者“运筹能力”高呢?
比如这几位:
我上面列举的这些领导者,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历练出来的,他们具有非常高的运筹能力。任何人向其提出一项建议时,他们一听就知道这项建议是否可行,有哪些风险和不确定性。
一旦缺乏运筹能力,领导者就会成为纸上谈兵者。
前面介绍的马谡就是最典型的案例。二战时,也有一位著名的将军非常具有代表性。他就是二战爆发时的法军总司令,莫里斯·古斯塔夫·甘末林。
甘末林成名于“第一次马恩河战役”,这场战役中,协约国击退了德军,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势头,使得双方进入堑壕战的对峙期。与马谡类似的是,甘末林同样出身显贵,毕业于法国最著名的军校圣西尔军校;也同样是统帅的参谋,在一战时,担任法军总司令约瑟夫·霞飞的参谋,深受其赏识。
一战结束后,名声大噪的甘末林一路高升,最终于1939年9月升任为法国陆军总司令兼英国远征军指挥。他主导了法国被斥为笑柄的“静坐战”政策,坚持以一战时的战略思维来面对战争,并且疏于对马其诺防线北端的阿登高地的防御,最终导致法军在抵抗德军进攻时迅速溃败。
甘末林虽然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参谋,在一战中也参与指挥了一些战役,但他并没能跟上时代发展,理解现实的变化,因此也沦为纸上谈兵的笑柄。可见,运筹能力,也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。
这两种能力如此重要,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呢?
三、提升两种能力的方法
1、提升谋略能力
借用明代画家董其昌先生的一句话: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。
其中,最重要的一点是“读万卷书”。这点也是最容易做到的。
我们熟知的卓越领导者,很多都是读万卷书的典型,比如刘秀、曹操、诸葛亮、康熙皇帝等;当代企业家中,也有很多非常有成就的企业家酷爱读书,比如沃伦·巴菲特、查理·芒格、比尔·盖茨、雷军、王兴等等。而且我认为,国共内战时,之所以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最终战败,也跟他读书比毛泽东少很多有关系。
而通过读书,成为谋略大师的最著名案例就是吕蒙了!吕蒙出身贫苦,小时候也没接受过正规教育,很小便跟着姐夫邓当出入沙场了!依靠勇猛,吕蒙后来获得孙权赏识,并且屡立战功,官至偏将军。但他早期并不识字,也没读什么书,所以连重要呈报都需要口述或找人代写。估计正是因为这点,鲁肃对吕蒙的第一印象不好。后来经过孙权数次苦口婆心相劝,才开始读书,之后便手不释卷。
鲁肃有一次路过吕蒙驻地时,手下人劝他去拜访吕蒙,鲁肃并不怎么情愿地答应了。但是当见到吕蒙,二人一番攀谈之后,鲁肃对吕蒙的印象大为改观。吕蒙的思想、见识远远超出鲁肃的预判,鲁肃惊言: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。”
吕蒙从一位不识字的白丁,最终升任为孙吴的都督,读书是其获此成就的关键!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,将吕蒙与周瑜、鲁肃,合并列为一传,且评价其“有国士之量”,可见其对吕蒙的评价之高。
由此可见,读书是最容易提升谋略的方法。而读书这件事,和跑步上瘾是一样的,一旦喜欢上了,就会越做越容易。我在《史学四大家》文章中也简述了对读书的一些见解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其中内容。
除此之外,还有什么方法提升谋略能力呢?
那就是行万里路,加上超高的悟性!
读书的本质是了解世界,而行万里路,也是了解世界。只是其中道理不会像读书一样有人点破,而是需要自己参悟的。所以靠后者而获得极高谋略能力的,年纪都不会太轻!
靠这种方法,阅历太少,悟性太低都不行。所以难度就高很多!
2、提升运筹能力
运筹能力与经验的相关度更高。因为当你见得足够多时,就会了解风险和不确定性处处都在,自然就知道自己的渺小,就会谨慎行事了。
而且类人灵长类生物大多都是自负的,只有通过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的方式,才能达成最好的学习效果!
这就像将一只猴子扔在一个遍地陷阱的球场中一样,半个小时后,这只猴子会成为比任何人都谨慎的生物。它必定不敢再贸然前进,每一步行动,都会谨慎试探。
因此,相较谋略而言,运筹更需要潜心实干,在专业领域中浸淫多年,自然就会提升运筹能力。
那如果希望更快些提升运筹能力呢?
以“读万卷书”为先,以虚心求教为后,中间则是躬身力行。
但无论如何,谋略与运筹能力都非一日之功,再取巧,也需要累年耕耘。
正如我上一篇“再看《从优秀与卓越》”文章中提到的吉姆·柯林斯先生的观点:
“从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的转变是一个累积的过程——循序渐进的过程,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,一个决策接着一个决策,飞轮一圈接一圈地转动——它们的总和就产生了持续而又壮观的效果。”
本期的“不靠谱领导力”,就介绍到这里,下一期我将讨论一个运用到谋略与运筹的案例,下期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