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众人对中国的未来抱有极大的期望,所以期待能出现反对的声音。但是最终的结局还是很令人失望,“竟无一人是男儿”的情况依然发生了。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?

  今天就跟大家讲讲“组织驯化”的问题。

一、何为组织驯化?

  什么是组织的核心?

  ——“人”!

  不管是古典组织理论、行为组织理论,还是现代组织理论中,都是以“人”为核心的。

  以人作为核心,那么最重要的即是,人与人的协作。而人与人的协作方面,最重要的则是,人与人的关系

  而要成为高效的组织,改善人与人的关系,提升人与人的协作能力,都是核心要素。

  比如马克思·韦伯的官僚制理论,研究人在组织中的分工、等级、法理和非人格;戴维·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,研究高成就需求、权力需求和亲和需求者的动机行为和组织关系;而切斯特·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更是强调了组织的三个关系要素,协作的意愿、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。

  那么这些组织理论所研究内容反映的本质是什么呢?

  成功组织的核心即是,能驯化它自己的成员。

  即,从认知、价值观、行为与技能方面都达成组织的需要。

  当组织完成对其成员的驯化,就如同形成一个蜜蜂王国,王国中的每个成员认同自己的蜜蜂身份,履行自己蜜蜂的职责,并且遵循蜜蜂的合作逻辑。

boba-jaglicic-Mkk_9x42Sbg-unsplash

二、驯化方式

  那么组织以何种方式去驯化它自己的成员呢?

1、最核心的方式即是,强化个体对组织的需要程度。

  这就如同蜂群一样,蜂群一般是由一只蜂后,少量雄蜂,和大量的工蜂组成的,每一只蜜蜂的功能是单一且专业化的,因此任何一只蜜蜂脱离了蜂群都无法生存。

  这像极了如今专业化程度极高的大企业,大多数人都是某一职能的专业人员,因此当这些专业人员离开企业后,如果不能找到合适企业中同样职能的工作,生存就很可能会出现问题。

  这种情况发生在所有的组织中,越是成熟和强大的组织,其个体对组织的依从度就越高。

  需要一般发生于三个方面:个体心理、人际关系和财富

(1)个体心理

  从个体心理角度而言,一般包括价值认同,成就感,以及自尊。

  • 价值认同

  成功的组织对其个体的驯化,最核心的表现在价值观方面。

  价值观的驯化一般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的,比如教育和培训,行为模式奖惩,同类型人群潜移默化的行为感染等等。

  通过价值观的驯化,个体对组织的价值理念、体系、行为等方面的认同度会大大增加。而这种认同的同时,也会否认或者贬低组织之外的价值观,从而增加了个体对组织的依从。比如资深的Google人和Microsoft人,相互之间很难会有认同感。

  • 成就感和自尊

  这两者的来源比较类似,都是源于组织对其个体成功的培养。组织帮助其个体获得成功,同时对这种成功进行褒奖,个体就会获得成就感和自尊,而这也会增加个体对组织的依从度。

(2)人际关系

  人际关系一般在于两方面:

  一是人天生就有对未知社群的恐惧感,这是遗传基因中带来的。因为原始社会中的陌生人往往意味着风险,因此一般人都会趋向于远离陌生人群。而离开熟悉的组织,意味着要离开熟悉的社群,进入另一个陌生社群,这对于很多人而言,会有较大的不适感。

  二是我们从熟悉的社群中能获得协作的便利与认同感,社交认同会增加人的自我价值感,而协作的便利则会增加成就感。这也会增加个体对组织的依从度。

(3)财富

  对于很多人而言,财富即是薪资和收入,其不仅可以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,提供了安全感,也可以满足心理上的虚荣追求,同时也是追求更高程度的物质享受所必须的途径。

  但是其中最核心之处在于,财富在一定程度上给个体赋予了自由。这是无可替代的。

  因此,组织驯化中,最有效的方式即是提供财富。个体会深深地被财富所带来的生活自由所束缚,难以脱离组织。

2、此外,还有一种较多使用的方式,即是胁迫。

  这类方式多产生于独裁性组织,黑社会、邪教,以及独裁性政府,都会采用胁迫的方式迫使其个体服从。

  一般胁迫的内容则包括,剥夺权力,剥夺人际关系,剥夺财富,剥夺生命或者自由等

  这是一种极其有力,但同时也成本高昂的驯化方式。胁迫必须时刻存在,驯化作用才存在;一旦胁迫力量不足,驯化作用就消失。

三、反对声音为何消失

  那么组织中的反对声音是如何被消灭的呢?

  是因为个体已经完全被组织所驯化了。

1、他们已经成为了组织的一分子

  长期呆在同一组织中的个体,他们获得的价值观、人际关系与财富已经非常稳定地持续了很长时间,几乎不可能提出改变组织的问题。

  他们就像工蜂一样,习惯并信仰组织的一切,因此也不会去问“为什么我们只有一只蜂后”。

2、他们与组织的利益深深捆绑

  组织中的很多个体已经像蜂群中的蜜蜂一样,与蜂群成为一个整体。蜜蜂已经很难改变,所以蜂群也几乎不可能改变。

  在个体失去改变能力之时,或者在组织变革时面临不确定之时,个体在组织中获得的成就、地位、财富、人际关系等,在组织变革之时很有可能会丧失,所以,个体不希望组织发生改变。

3、组织会依靠胁迫力量阻止其个体改变

  虽然改变对组织整体有利,但是独裁型组织的“组织”却不是组织整体,而仅仅只是独裁者个体。

  因此独裁者个体的意志,即是组织的意志;独裁者个体的需求,就成为组织的需求;而组织所拥有的权力,却成为独裁者个体的权力。

  所以通过这种权力威胁组织中的其他个体,就成为独裁型组织特有的驯化方式。

四、总结

  仅仅组织融合和利益捆绑两种力量,就足以阻止绝大多数的反对声音了。比如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企业,通用电气、摩托罗拉、诺基亚等等,几乎都是因为这两种力量而失去变革的能力,导致组织一蹶不振,甚至于消失灭亡。

  更何况那个不能提出反对声音的组织中,利益捆绑与组织融合的程度亘古未有。

  而再加上最为有力的胁迫力量,那么“竟无一人是男儿”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PLUS:

  这应该是“组织驯化(Organizational Domestication)”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,希望能启发更多有识之士做出相关研究。


  我们完成着蜂群的使命,却从未意识到我们也是蜜蜂。

全文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