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分钟阅读

《军形篇》有一个重要的思想,就是能否战胜敌人决定权并不在于自己,那是为什么呢?那么让我们接下来具体看看。

  今天我们来介绍《孙子兵法》第四篇《军形篇》。

  《军形篇》有一个重要的思想,就是能否战胜敌人决定权并不在于自己,那是为什么呢?那么让我们接下来具体看看。

第一段原文:

孙子曰:

昔之善战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不可胜在己,可胜在敌。故善战者,能为不可胜,不能使敌之可胜。故曰:胜可知,而不可为。不可胜者,守也;可胜者,攻也。守则不足,攻则有余。善守者,藏于九地之下;善攻者,动于九天之上,故能自保而全胜也。

  孙子说:

  古时候善于作战的人,首先创造条件让自己处于不可被战胜的地位,然后等待敌人出现破绽而产生可胜之机。

  不可被战胜的主动权在自己,可胜的条件在于敌人。

  因此,善于作战的人,能让自己不可被战胜,不能让敌人一定为我所胜。所以说:战胜敌人可以预知,却不能刻意而为来达成。

  如果无可胜之机,就防守;如果有可胜之机,就攻而取之。防守的原因是我方不足以战胜敌人,进攻的原因是我方攻取敌人绰绰有余。

  善于防守者,隐藏得密不透风,如同在深不可测的九地之下;善于进攻者,行动得快如闪电,如同在来去自如的九天之上;因此这样既可以保全自己而又能获得全胜。

  这里解释一下“守则不足,攻则有余”。我们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则是“守则(因)不足,攻则(因)有余”。

  我看很多人把这里的“不足”和“有余”就仅仅指代“兵力”了,就是指兵力不足或者兵力有余了,这个解释不太准确。这一段中,孙子完全没有提到兵力,都在讲条件,所以兵力只是“有余”和“不足”的条件之一,并非仅仅只是兵力。敌军有无可胜之机,这也是核心条件。

  虽然《孙子兵法》“十一家注”的“十一家”个个也都有见识和才华,但是在注《孙子兵法》的时候很多内容还是体悟得不够。有些时候是一味反对另一方,比如杜牧,就老是以和曹操提出不同意见为荣;还有个别内容不太理解的他们就只是照抄前面的,比如《九地篇》中有一句“先其所爱,微与之期”。

  曹操没看懂“微与之期”,就注解“后人发,先人至”;后面没看懂的,就照着曹操的意思,一通乱七八糟的解释。所以,我们在读的时候,一方面要参考其他人的注解,包括这“十一家”的,他们很多注解非常有价值;但另一方面,也不能囿于这些注解,即使很多人是专家、教授,甚至是大师。

第二段原文:

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,非善之善者也;战胜而天下曰善,非善之善者也。故举秋毫不为多力,见日月不为明目,闻雷霆不为聪耳。古之所谓善战者,胜于易胜者也。故善战者之胜也,无智名,无勇功,故其战胜不忒。不忒者,其所措必胜,胜已败者也。故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。善用兵者,修道而保法,故能为胜败之政。

  能预见的胜利不超过平常人的认知,这就算不上高明中的高明;战争取胜后天下人都称赞说打得精彩,这也算不上高明中的高明。

  正如能举起秋毫并不能说是力气大,能看见日月并不能说是眼神好,能听到雷霆并不能说是听力强一样。古时候所说的善于用兵作战的人,都是战胜了那些容易被战胜的敌人。

  因此,真正善于用兵作战者的胜利,没有什么智谋绝伦的美名,也没有勇武盖世的战功,因为他们取胜没有什么疏失。

  为什么没有疏失呢?是因为他们所采取的举措保障了他们必胜,他们是战胜了那些已经处于必败境地的敌人。

  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,既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,又能保证不会错失敌人的败乱之机。

  因此,胜利的军队会先创造必胜的条件然后再寻求与敌人开战,而失败的军队则往往先开战然后再想方设法去取胜。

  善于用兵作战的人,研究取胜之道,且保障严明的法制,所以才能主宰胜败。


  大家可能会有疑问,为什么“天下人都称赞打得好”,不算高明中的高明呢?

  那我举个例子,就比如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。双方对抗激烈之时,曹操粮尽,已经准备要退兵了,这时候恰巧许攸来投,并献计偷袭袁绍粮仓乌巢。双方大战之时,又恰巧张郃、高览害怕郭图谗言陷害,所以投降曹操。两个巧合让曹操大胜袁绍。如果没有许攸来投,没有张郃和高览的临阵倒戈,战争胜负未可知啊。

  所以一般像这样以少胜多的惊险战役经常被大家传颂,但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,后面可能是十场以少败多的战役。所以少胜多不知道背后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巧合促成的,没有这些巧合,可能就是一场败仗。

  同样的,其他类型的险中求胜也经常被称颂,但被称颂的是偶然胜利了,那些数量众多的没有打胜的战役只是无人提及罢了。

  还有一点大家可能也有疑问,为什么那些善于用兵作战的人“无智名,无勇功”呢?不应该是善于作战的人都是大家传颂的那些名将吗?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,这个故事出自《鶡冠子》,讲的是魏文王和扁鹊的一次对话:

  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:“你们家兄弟三人,都精于医术,谁的医术最好呢?”扁鹊说:“大哥最好,二哥差些,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。”魏文王不解,问:“能不能详细说说?”扁鹊说:“大哥治病,是在病情发作之前,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,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,所以他的名声就仅仅止于家门之中。我二哥治病,是在病初起之时,症状尚不十分明显,病人也没有明显的痛苦,二哥就能药到病除,所以他的名声也就仅仅止于街巷之中。我治病,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,病人痛苦万分。此时,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,用针放血,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,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,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,所以我名闻天下。”魏文王大悟。

  有些将领打仗因为各项准备条件都做得很好,所以战斗过程平乏无奇,轻轻松松就取胜了,人们也觉得很平常,所以既“无智名”,也“无勇功”。比如我们这部书《孙子兵法》的作者——孙武。

  孙武率领吴国军队几乎灭了当时的春秋五霸之一楚国,楚国是当时春秋时期地盘最大的诸侯国,当时的吴国处于东南一带,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。一个小小的吴国,就几乎把楚国给灭了,占了楚国的都城——郢都。后来孙武又带领吴国军队,打败了竞争对手越国,俘虏了越王勾践,这个勾践就是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。

  但是孙武几乎没有什么知名的战役传下来,之前人们还一直以为《孙子兵法》是孙膑所作。所以很有可能那些最会用兵作战的将领,因为没有特别精彩的战役,所以没有在历史长河中被记录下来,而被记住的,都是故事性最强的那些。

第三段原文

兵法:一曰度,二曰量,三曰数,四曰称,五曰胜。地生度,度生量,量生数,数生称,称生胜。故胜兵若以镒称铢,败兵若以铢称镒。

  兵法中比较双方的实力:

  一是度,就是对土地进行的丈量;

  二是量,就是对物产资源进行的称算;

  三是数,就是对兵员人力的计数;

  四是称,就是对双方力量的比较;

  五是胜,对双方胜负可能的评估。

  土地面积的大小,决定物产资源的多少;物产资源的多少,决定人力兵源的众寡;人力兵源的众寡,就决定双方力量的强弱;双方力量的强弱,就决定胜负概率的大小。

  所以说,胜利的军队相较于失败的军队,就好比用“镒”比“铢”;失败的军队相较于胜利的军队,就好比用“铢”比“镒”。那”铢“和”镒“什么关系呢?1镒等于576铢。那大家看看胜利的军队和失败的军队的悬殊有多大。

第四段原文

胜者之战民也,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,形也。

  胜利者指挥的军队,就像积水从万丈高崖上决堤而出,势不可挡,这就军事上“形”的力量。

  以上就是《军形篇》的所有内容。《军形篇》很多内容都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,主要内容有:

  一,善战者首先要保证不败,能否胜利则要看敌军有无破绽;

  二,善战者都是“胜已败者”,所以“无智名,无勇功”;

  三,兵法实力中的五个方面,这五方面的集合,就能产生万仞积水的“形”的力量。


  下一期我们介绍《兵势篇》,我们常说“形势”这个词,这期我们了解了“形”的含义,那么孙子的“势”又代表什么呢?我们下期介绍。